步驟一:地形的制作
在項目設計初期,我們常常被要求對所做設計的地形進行勘測和分析,然后根據所勘測到的尺寸與地形特點按一定的比例進行地形模型的制作。其主要目的在于讓我們對地形的環(huán)境有一定的了解,也可對我們的設計過程提供更為直接的觀感與體驗。地形的等高線常常是通過粘合層層夾板材料(有厚度的材料)而制成的,一般常用材料有:軟木模型板、泡沫板、木質膠合板、有機玻璃和各種纖維板。此外,上述所提及的材料都有便于切割和粘合的特點。而地形又可大致分為平面底盤與山地,下面就分別來講講如何制作吧。
一、平面底盤的制作方法
平面底盤的制作可分為三部分,即:結構底板(需表達出道路與現(xiàn)存的建筑)、硬地(包括人行道與廣場)和自然環(huán)境(綠地、山川和湖泊)。平面底盤的制作方式有兩種,一是可以自己在大小適宜的硬紙板或木板上按一定比例畫出地形結構,二是可以借用激光切割機來完成。之后再用木塊或卡紙制作出簡易的現(xiàn)存建筑放置于相應的位置,如有需要也可制作顏色不要過于跳躍的樹木與湖泊(下文會提及配景的制作)。
上圖所示為兩例經典的平面底盤地形模型,制作者均先在一整塊板材上畫出地形的主要街道與現(xiàn)存建筑的大體結構,之后在相應位置擺放了用木塊疊出的現(xiàn)存建筑的大體輪廓。這種簡易的環(huán)境表達方式不僅突出了設計主題,而且也清楚明晰的表達了設計所處的環(huán)境情況。
二、山地的制作方法
山地的制作方法可大致分為三類:層疊法、堆砌法和拼削法。其中,層疊法的使用最為簡單與方便,所以多適用于學習階段的自我制作。
(一)、層疊法
層疊法顧名思義就是用帶有一定厚度的材料按照模型的比例和地形的等高線進行層層疊加。其中,每層的板材都需要根據地形中等高線的形狀進行修飾,且板材厚度的選擇也應盡量與等高線相一致。
上圖中的模型采用的是有一定厚度的泡沫板。泡沫板的優(yōu)點在于厚度有多種選擇且易于粘合,分量較輕,且適于打燈下模型的拍攝;但是泡沫板的密度較差,不能承載過重的模型。還有兩點小編想提醒大家,一是一定要使用較為鋒利的刀片,否則泡沫板邊緣容易打毛從而出現(xiàn)層次不齊的現(xiàn)象;二是泡沫板很難表現(xiàn)出材質,所以多用于草模的制作。還有,我不會告訴你泡沫板和U膠是絕配喲!
現(xiàn)如今的泡沫板也有多種顏色的選擇,如上圖(黑色),但較常見的還是黑色與白色。
上圖是采用木板來進行山地的制作。其優(yōu)點在于,木板自身帶有的特殊紋路使模型看上去更有質感,而且木板的硬度較強可承載較重的模型。但是,一般的木板難于切割,所以可選擇模型專用木材。須注意的是,在制作時我們需保持木板紋路走向的一致性,從而達到美觀的目的。
(二)、堆砌法
堆砌法就是用石膏灌注提前根據地形做好的磨具,然后等石膏凝結后取下,并將其粘于地板上。此類做法過于繁瑣,不太適用于時間緊迫的情況下。不過,用石膏堆砌起的山地更為生動形象。如想粘黏草粉,可先在石膏做成的山體上涂一層白乳膠再進行粘合。
如果你的設計有需要在山體中開一個地下室,上圖中的模型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案例。總的來看,石膏還是很有質感的,你也可以在它沒干時用木條做出一些紋路也是不錯的,但紋路的制作一定不能太花哦。
(三)、拼削法
拼削法是用泡沫取最高點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等高或定位,之后根據地形削出相應的坡度,大面積的坡地可用多塊泡沫板進行拼接。由于泡沫板的密度不高且不能噴漆,所以此法已漸漸退出了江湖。鑒于小編也很難找出圖例給大家,大家就只是了解一下概念吧。
步驟二:建筑單體模型的制作
建筑單體模型可分為建筑外延類模型、建筑構造類模型和建筑細部類模型。除此之外,在制作單體模型的同時也需保持與地形的統(tǒng)一性。
一、建筑外延類模型
建筑外延類模型主要注重于實際施工材料的表現(xiàn)與外觀設計元素和形態(tài)的體現(xiàn),同時也應盡量表達其與周邊環(huán)境的關系。在制作時,應留有可供觀察室內空間的窗口,例如房頂可拆解或某一外立面可被拆裝。
上圖所示為某一癌癥看護中心的模型,從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其設計的造型,也可從中獲知其設計材料的機理與色彩。所以,此類模型可給人帶來較為直觀地觀感。
上圖中各部分的材料選取尤為經典,主題設計模型采用了貼近于施工時的材質,而地形與現(xiàn)存建筑則采用了簡單的白色紙板,使得其兩者形成了明顯的對比突出了主體設計的觀感。
上圖所示為一種模型的拆卸方法,其優(yōu)點在于模型既保留了外部的造型和設計,又可在不破壞整體外部構造的前提下觀測其內部結構。
二、建筑構造類模型
建筑構造類模型主要用來表達設計的內部結構支撐骨架,常用來對結構、構造、支撐系統(tǒng)和裝配形式的分析。所以此類模型可不進行建筑表皮的裝飾。此類模型也可對結構空間的連接性和功能性進行分析,幫我們在設計階段理清復雜的空間概念。
如上圖所示為某一博物館設計構造模型,制作者只用了單一的木條搭建了主體結構和部分屋頂造型,為我們提供了直觀地內部空間與結構的聯(lián)系。有一點需要注意,此類模型的材料選擇不應過于復雜且顏色最好保持單一。
上圖所示的模型為我們展示了住宅的內部結構與交通流線,為我們了解居住者的生活軌跡與方式提供了便利。
三、建筑細部類模型
建筑細部類模型是集建筑外延類模型和構造模型為一體的一類模型,其不僅要解決結構與形式之間存在的問題,也要對設計細節(jié)中的材料、顏色與形式進行選擇與體現(xiàn)。此類模型因耗時較長且注重于細節(jié)的表達,所以常用于設計深化階段。
上圖所示模型為建筑細節(jié)類模型的一個單一材質的示范,我們不僅可以從中看到設計的主體結構和外部形態(tài)與材質,還可透過窗戶看到內部的結構與家具的大致擺放。此例較適用于還在校的學生,有質感且很適合進行拍照與打光。
與上例相比,上圖所示的模型更為貼近細部模型的要求,其外部不僅表現(xiàn)了材料的質感,內部空間家具與植被的材料與顏色的選擇也更貼近于實際。
注意:這三類建筑單體模型類別并沒有好壞之分,制作時應按照所需表達的內容和要求進行選擇。此外,建議開窗部分留白,不要用塑料透明紙或有機玻璃裝飾,原因在于拍照時會反光從而影響整體照片的效果。
步驟三:配景的制作
建筑配景主要用來對主題建筑設計起氛圍烘托的作用。配景可大致分為草地樹木、水體、建筑小品、行人與汽車。其中,樹木與草地較為常用,本節(jié)就來分享下做樹與草地的幾種方法吧。而其他配景可反復使用且價錢還算合理,可進行購買;但一定要注意顏色的選擇,不要喧賓奪主影響主題設計。
一、樹的制作
(一)、餐巾紙做樹法
拿一般可在外面買到的小包餐巾紙,沿短邊剪成條狀,然后用手搓開。再用速寫本上較硬的紙張做樹干,之后將兩者用少許U膠進行粘合。成品可參照上圖。
(二)、真實樹枝做樹法
此類方法最為簡單且最終呈現(xiàn)的效果也最為真實,如有需要可進行噴漆處理來改變顏色。需要注意的是,所剪的樹枝上樹杈不應太多。
(三)、鐵絲做樹法
此類方法不宜掌握,但做出來的樹很有藝術感。總的來說就是截取一定長度的鐵絲進行彎曲,底部需留有光滑的一節(jié)便于插入底板來進行固定。
(四)、泡沫圓球做樹法
此類樹的做法就是將買來的泡沫球用木棒或鐵絲穿起來即可,簡單且可重復使用,但建議使用時不宜過多。
二、草地
我們大家都有買過塑料的草皮和草粉的經驗,但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其顏色過于鮮艷且缺乏真實感。所以小編今天想來分享一下如何用餐巾紙制作草皮。
這是小編上學期用餐巾紙做的草,很蓬松很隨意最重要的是可以隨便凹造型。和餐巾紙做樹的方法一樣,都是從一小包的餐巾紙中取出一張,然后沿短邊剪成很細的條狀,用手搓開就可以了。如果你想上色,可以拿稀釋的水彩顏料來上,不過一定要等它干了后才可以進行粘合哦。